石河子站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,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车站,也是兰新铁路上的一个中间站。
石河子站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;于2010启动改扩建;于2011年12月11日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营 ;于2018年7月进行扩能改造;于2018年8月完成扩能改造并投入运营 。
截至2012年3月,石河子站的建筑面积为10260平方米,站台规模为2台7线 。
1985年,兰新铁路西延线开工修建,线路经过石河子市并设立石河子站 。
1988年,石河子站建成并投入运营 。
2010年,石河子站启动改扩建。
2011年12月11日,石河子站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 。
2018年7月,石河子站进行扩能改造;8月,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 。
石河子站
设计理念
石河子站站房的设计理念从“军垦第一犁”入手,对“军垦第一犁”的兵团精神形象进行了抽象化处理。设计中通过采用直线与斜线的对比,加强石河子站站房的建筑动感;通过对称的立面造型达到均衡,主材以浅红色花岗岩为主,配以LOW-E玻璃幕墙,充分体现了建筑的现代特色。立面分割线条强调现代感;整齐、严密的拼贴强调建筑的逻辑关系 。
设计参数
截至2012年3月,石河子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10260平方米,设计日最高聚集人数为2500人次 。石河子站站房建筑总高度21.8米(另:架空层高4.95米)。石河子站基本站台宽度为12米,长度为500米;基本站台风雨棚净高12.5米,总长450.0米,跨度为21.95米;基本站台无站台柱风雨棚水平投影面积为10050平方米。跨线天桥宽度为8.0米(净宽度),天桥桥面标高为8.00米 。
石河子站为线侧平式站房,整体呈中轴对称的结构形式,由站房、引桥、地道、站台风雨棚、天桥5部分组成。石河子站房设有局部架空层、一层及二层平面,出站口设置在架空层 。
一层平面东侧为售票厅、贵宾候车室;西侧为行包房,中间部分为进站广厅、普通候车区、软席候车区、残疾人及母婴候车区,同时设置了为候车区配套的厕卫房间和铁路服务用房 。
二层平面设置了普通候车区、软席候车区及母婴、军人候车区。在设计中不仅在站房内布置了方便各种人员候车的场所,还设置商业服务区以及公用电话区,不仅使整个车站布局紧凑,使用功能丰富而合理,同时还方便了旅客的候车及出行 。
石河子站旅客进出站流线采用“上进下出”的形式。旅客进站时通过广场进入一层候车广厅,直接进入基本站台。乘扶梯上到二层,通过天桥抵达二站台乘车。旅客出站通过设在站房东侧连通二站台、基本站台的地道,进入架空层,到达出站口。出站后就是站前广场 。
黄昏时分的石河子站
截至2012年3月,石河子站设有基本站台及中间站台各1座,到发线7条(含正线2条),途经的线路为兰新铁路 。
石河子站
截至2016年12月,石河子站内设3个普通售票窗口和两台自助取票机 。石河子自动售票机
截至2011年12月,石河子站设有洗手间、公安制证窗口、母婴室、军人候车区、残疾人候车区、无柱雨棚、现代化导向设备、公交汽车及社会汽车的停车场等便民设施 。
2019年春运期间,石河子站的客流量较2018年同期增幅达到35%以上 。
2019年7月17日,石河子站迎来暑期大学生返程高峰,当日客流达1.1万余人次,大部分为大学生 。
石河子站电子站牌
截至2014年9月,石河子站设有独具特色的“岩礁”服务品牌为旅客提供诸如照顾老人,阅读物借阅,列车晚点安抚,失物招领,热水供应,问询指引,广播找人,提示引导有序乘降等服务 。
截至2012年4月,石河子站共布设3条公交线路 。
公交线路 | 起点站 | 终点站 | 首末班运营时间 |
石河子公交4路 | 石河子站 | 石河子客运北站 | 08:10-20:40 |
石河子公交5路 | 石河子站 | 老街站 | 08:10-20:40 |
石河子公交19路 | 石河子站 | 高中学区站 | 08:10-20:20 |
石河子站的落成,不仅为广大职工群众出行创造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条件,增强了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能力,也成为了石河子提升对外形象、扩大对外开放、优化投资环境、展示城市风采的又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 。(时任新疆兵团副政委,石河子市党委书记卢晓峰 评)